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lián)播》記者 田木 蔣云龍 張峰)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為了讓總書記始終能夠了解家鄉(xiāng)人民的發(fā)展變化,梁家河全村人民每兩年會給總書記寫一封匯報信?!队浾咦呋鶎樱豪斡泧谕锌醋兓罚黄饋砜葱麓涸僭L梁家河(下集)——今年還要給總書記寫封匯報信。
新聞回顧:【牢記囑托看變化】新春再訪梁家河 看有哪些新變化
正月初一早上放鞭炮、吃餃子是梁家河村的民俗。在老支書石春陽的農家樂小院里,一掛鞭炮寄托著新一年的美好期許。走進房間,幾幅和總書記的合影照,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記者:“這當時在看啥呢?”
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當時,就是看沼氣池那副畫兒?!?/p>
記者:“就是自力更生那個?”
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就是15年2月13號。”
記者:“現(xiàn)在看來咱梁家河確實自力更生了。”
透過照片,石春陽的思緒回到了2015年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梁家河考察調時,他一直陪在總書記的身旁介紹梁家河村幾十年來的發(fā)展變化,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原定兩個小時的行程一下子待了四個多小時。
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總書記挺高興的,他說梁家河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差一點他就認不出來?!绷??!?/p>
總書記的到來,讓梁家河村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游客數(shù)量從2015年的30萬增長到去年80萬人次。為了更好地服務游客,村上不僅成立了旅游產業(yè)公司,不少戶家庭也開起了農家樂、小超市。前年5月,石春陽也辦起了自己的農家樂,生意紅紅火火。剛歇息了幾天,石春陽今天開始準備食材,開門迎客。
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麻湯飯、粉條、灌腸、酒水,基本上差不多了?!?/p>
石春陽告訴我們,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確實使得梁家河村實現(xiàn)脫貧,但在取得進步的同時絕不能安于現(xiàn)狀。梁家河村未來要踐行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打造旅游、蘋果、生態(tài)、中藥等多種產業(yè),實現(xiàn)追趕超越與綠色發(fā)展。
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我們梁家河下一步就是要建一個醬醋廠,就是吃的這種醋,醬醋廠,完了還要建一個腌酸菜廠,陜北的酸菜,現(xiàn)在已經開始腌上了。過完年以后,利用原來養(yǎng)殖業(yè),一次進行加工改造,加工廠成立公司以后要注冊商標?!?/p>
在梁家河村史館,珍藏著總書記與梁家河村飽含深情的四封回信,見證著總書記對全村人民的深厚情誼。老支書告訴我們,兩年來,梁家河村和每一個村民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是時候給總書記再寫一封匯報信了。
梁家河村村民梁耀福:“我兒子和家里的都在公司上班,兩個孫子在縣城上學,將來為孫子上更好的學校,現(xiàn)在都掙下錢,攢點錢?!?/p>
梁家河村村民王宏軍:“車現(xiàn)在也有了,就是不太好,打算掙到錢給小子換一個好一點的車?!?/p>
梁家河村村民石富強:“家后面有個豬圈,如果讓推,我就把地方這豬圈推了,辦個農家院?!?/p>
梁家河村村民梁建華:“我們家旁邊有一塊兒空地,想把那塊兒空地利用起來,做個釀酒的老作坊釀酒?!?/p>
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每一個人都有了就業(yè)崗位,都有了穩(wěn)定收入,由原來的9000多元現(xiàn)在增加到人均純收入15000塊錢。作為我們來說的話,每兩年向總書記寫信匯報一次。到年底,把我們梁家河的發(fā)展情況和經濟收入,群眾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做一個全面的匯報?!?/p>
(責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