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3日,對于一直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的80后人大代表、社區(qū)書記張艷艷來說,這只是她近段時間的平常工作。當天晚上12時許,接到鎮(zhèn)上緊急通知,寶雞中心醫(yī)院一位醫(yī)生被確診為陽性。必須在第一時間摸排從該院返千的所有人員,時間就是生命,防控便是責任。隨著鎮(zhèn)機關領導緊急辦公會議的開始,社區(qū)制定一系列應對措施。張艷艷帶著社區(qū)人員馬上投入落實工作。她自我解嘲地對她的“兵”說:“咱們走吧,咱們做好自我防護”其實所謂的防護就只有一個醫(yī)用外科口罩而已。轄區(qū)4個網格,19座家屬樓院,97棟樓,4665戶11247人。這14戶34人就分布在這些“網”上。他們下樓院,爬樓梯,逐網格、逐樓院、逐樓棟進行上門入戶摸排。霎時間,他們成了這張“網”上躍動的飛蛾。到重點對象家核對信息,落實管控措施,張貼居家隔離標識,居家隔離告知書,封條以及叮囑注意事項。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社區(qū)已經是凌晨六點,喝口熱水,稍作休息又抓緊時間匯總整理相關資料,逐級向上匯報摸排情況及數(shù)據(jù),8點還要參加鎮(zhèn)機關的晨會,9點轄區(qū)學校50名學生及其家屬共計126人的閉環(huán)核酸雙采還需要她全程參與和組織,來不及洗涑,一邊審核著需要上報的數(shù)字一邊往嘴里丟幾顆口香糖嚼嚼,用濕巾擦擦因熬夜而灰暗的臉龐,又強打精神投入新的工作之中。對于愛美的艷艷來說,這天是她最邋遢的一天,也是最充實的一天,更是最疲憊的一天。

自從疫情防控戰(zhàn)打響以來,艷艷的手機每時每刻響個不停,在她的微信通訊錄里,還陸陸續(xù)續(xù)添加了一些新的轄區(qū)居民群眾。她每時每刻心系轄區(qū)內被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身體變化,一通通電話、一條條微信都傳遞著她溫暖的關懷。對于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生活上的一些需求和困難,艷艷總是親自落實,為他們的生活送去一片溫暖。在給一戶居家隔離對象送物資時,她考慮到對象家中5歲的女兒和自己的兒子同歲,隔離期間會無聊,又貼心地選擇了適合5歲兒童閱讀的幾本童話書一起送去。社區(qū)工作人員都笑她:“書記,你真是操心,自家兒女都沒時間照管,對別人家的孩子倒是很上心哦”她戲謔地說:“快2周時間沒看到我的兒女了,就當為自己的孩子送一點快樂吧?!?/p>

年前西安那場疫情成為了艷艷終生的痛。年末歲尾,她一如既往地早出晚歸忙著社區(qū)的雜事。突然接到老公的電話,“艷,你趕緊來醫(yī)院,咱爸......”當她趕到醫(yī)院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老公公躺在搶救室里,臉色刷白,緊閉雙眼,直到三天以后,因腦溢血醫(yī)治無效去世不曾說過一言半語??粗袅⒁慌阅鳒I的老公,艷艷頓時感覺天塌地陷了一般,十多年前家父突然因病離世的一幕幕在她腦海里過電影一樣閃現(xiàn)。父親們一個個就這樣不聲不響地離開他們,讓他們孤兒寡母如何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牛年臘月二十四,老公公去世第三天將要封材口的瞬間,艷艷的電話不是時候地響個不停,老公淚眼看了看她,示意她去接電話。這個電話不接還好,接了讓她左右為難。原來是市上領導來千陽檢查社區(qū)的疫情防控工作,點,就選在西新社區(qū),因為這是小城最大的社區(qū)。怎么辦,怎么辦?!她可是張家唯一的兒媳啊,看著哭成淚人的小姑子和臉色蠟黃的婆婆,艷艷躊躇再三,給老公耳語了幾句,然后給“相師”交代了一下,親手點燃三炷香,朝著老公公的遺像和棺木深深鞠了三個躬,磕了三個頭,然后擦把眼淚,摘掉白色頭巾,開車向單位馳去......
作為一位母親,艷艷的女兒在寶一中上初二,5歲的兒子上幼兒園,因疫情都放假在家,正是需要媽媽陪伴的時候,但自從她在一線工作后,為了兒女和家人的安全,一直沒回過家。她的愛人也支援到防疫一線去了,只能把孩子們交給自己的婆婆照管。
張艷艷經常說,工作疲憊可以克服,為的就是早日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zhàn)。她時刻牢記自己不僅僅是一位母親、一位妻子,一位兒媳,也是一名基層社區(qū)的支部書記,更是人民選出的縣十八屆人大代表。既然人民信得過自己,她就應該事事想著人民,時時為人民著想,為人處事不辜負人民的期盼才對。
社區(qū)最美防疫人大代表張艷艷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呂曉蘭/文)
圖文提供:李周建
簽發(fā):楊旭民
(責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