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點名,我喊到
人口普查,初次邂逅是11年前的秋天,那年我參加了公務員招錄考試,同年考來的都被分配到省人普辦,參加第六次人口普查。從學習人普方案、試點入戶、編制摸底表、登記……開始了人普工作。
一次隨機入戶訪問
摸底階段,在麟游縣我們隨機入戶到一位退休教師家中,詢問了他家人的基本狀況,兩口人,他和老伴,非常簡單常見的老年人家庭,填好表,即將起身告辭,這位老人居然告訴我們七人普和六人普最大的區(qū)別是,本次增加了身份證號碼,老人還說,六人普,他家被調(diào)查了,那時候沒有登記過身份證號碼,每次普查他都積極配合呢。那一刻,我很感動,原來這么多人都在默默地關(guān)注我們的工作,而且他一語中的,指出兩次普查的一個很大區(qū)別。我告訴老人,增加了身份證號碼是為了查準查實每一條人口數(shù)據(jù),可以在后期和行政記錄做比對,是為了提高數(shù)據(jù)質(zhì)量,但給普查登記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和難度,會面對一些群體的不配合,但是為了查準查實,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
在麟游縣,路過一個鄉(xiāng)村時,我們隨機查看當?shù)厝似涨闆r,在村口正好站著一位老人,當?shù)馗刹拷榻B了我們,這是來普查人口的省上的同志。老人說,“我做過四人普,前兩年還做過你們的調(diào)查,是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我又一次被感動,對于專業(yè)人員這話張口就來,對于很多人做人口普查都是第一次,但是第一次就用心在做,所以才會時過境遷,依然能把普查要求一口報出來,也反映出人口普查工作深入人心。
晚上十點物業(yè)來電
雖然我在忙人口普查,但我同時也是人口普查對象。這一天,我剛在單位忙完回到家就接到物業(yè)電話,“你好,我們是人口普查,找您幾次,您都不在家,所以給您打電話,請告知您家庭的這些情況……”我心想,短表有19項指標,電話說不清楚,就回復:“那我來物業(yè)辦申報吧!”
來到物業(yè),十點多了,幾個普查員在打電話和審核短表,我如實申報了個人和家庭信息,最后留電話號碼和簽名確認。這些基層普查員都是可敬的,他們領著有限的補助,但每個人都不辭辛苦,都盡己所能發(fā)出光和熱,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現(xiàn)出不平凡的精神風貌。
人普辦的熱線電話
我的辦公室座機作為對外解答人普工作的電話公布,接到了很多關(guān)心我們工作的來電:人口普查登記身份證號碼?為什么我被登記了兩次?住房面積要登記? 進入11月18日后更多人開始詢問,第二次或者第三次來我家了,家用汽車、就業(yè)情況、育齡婦女生育都要申報嗎?是的,在短表登記結(jié)束后,有15天時間是長表登記,國家會抽取10%的戶登記長表,包括48項指標,完成一戶長表登記大約需要四五十分鐘的時間或者更長,請繼續(xù)支持和配合人口普查,作為和平時期最大的社會總動員,需要每一個不可或缺的你。這些天通過接聽各類電話、答復各式詢問,我明白一直都有人在關(guān)注這項工作,惟有不懈努力,做好這項工作,才能不辜負黨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不管再難再累,人口普查工作定能順利完成。陜西省統(tǒng)計局 楊競
(責任編輯 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