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位于山溝里的村落,2019年不僅退出了貧困村的行列,更成為全縣產業(yè)扶貧工作示范村。村民們感慨地說:“這多虧了第一書記陳宏科!”

2018年3月,根據(jù)組織安排,隴縣文化和旅游局干部陳宏科到東南鎮(zhèn)梁甫村擔任第一書記。陳宏科要啃下的第一個硬骨頭,是貧困戶的危房改造。梁甫村由原梁甫村、牙科村、丁馬村合并而成,人口眾多,村民居住分散。全村1195戶45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790人。2018年,村上要對33戶貧困戶的住房進行危房改造,但有12戶不愿搬遷,李東祥就是其中一戶。

李東祥患有間歇性精神障礙,上有老下有小,全村就他家住在半山腰的破舊土坯房里。陳宏科給李東祥做思想工作,但李東祥就是不愿意搬,還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陳宏科不氣餒,三天兩頭往李東祥家里跑,常常是天一亮就敲李東祥家的門,晚上坐在他家炕頭上拉家常,還帶李東祥去其他村民的新家參觀。用駐村工作隊隊員李和氣的話說:“把不說的話說了,不求的情求了。”李東祥擔心蓋房沒錢,陳宏科就從縣民政局爭取到了4500元的救助金,還以自己的名義出面幫李東祥找工程隊。

2018年8月,33戶危改戶終于全部住進了新房,周圍的群眾都笑著調侃李東祥:“金窩和狗窩,哪個住著好?”李東祥只是開心地笑。有40多年黨齡的貧困戶王玲娥感激地說:“沒有陳書記,我哪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p>

在駐村幫扶中,事無巨細,都在陳宏科的心里。貧困戶榮記成的兒子因病去世,陳宏科帶著村干部趕到榮記成家,一邊開導其家人,一邊幫著料理后事。一切安排妥當后,他還送榮記成的兩個孫子返校。滿頭白發(fā)的榮記成感動地說:“后人去了,我雖然悲痛,但陳書記一來,我心里熱乎多了。”

駐村一年多來,陳宏科還給村上爭取464萬元的產業(yè)扶貧資金入股果品企業(yè),爭取72萬元入股得源奶山羊養(yǎng)殖合作社,爭取幫扶款維修了老戲臺,安裝了健身活動器材,實施危舊牛羊圈土坯房改造,還對村莊道路進行了硬化,修建了廁所……他為梁甫村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村民們都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上。
(責任編輯 李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