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命名和管理辦法》規(guī)定,文化和旅游部開展了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申報和評審命名工作。在各地推薦申報基礎上,經(jīng)評審專家組評審、評審命名領導小組審議,于日前形成了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名單。
西安市周至縣集賢鎮(zhèn)(西安鼓樂) 、寶雞市鳳翔縣(鳳翔泥塑)、渭南市大荔縣(大荔面花 )、延安市安塞區(qū)(安塞腰鼓)和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延川剪紙),榆林市橫山區(qū)(陜北說書)、安康市紫陽縣(紫陽民歌)最終入圍。
據(jù)了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是1987年原文化部為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而設立的重要公共文化品牌項目,命名周期為三年,是縣、鄉(xiāng)一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統(tǒng)一部署下,按照《“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命名和管理辦法》的要求,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于2018年3月啟動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申報工作。并堅持評審命名與建設管理并重,引導各地以評審命名工作為契機,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扎實推進本地區(qū)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工作相互銜接,加強優(yōu)秀民間文化藝術保護、傳承工作,推動民間文化藝術的繁榮發(fā)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責任編輯 石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