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第三天,陜西西安火車站進站廣場前,當旅客正有序排隊檢票進站時,一個小女孩的身影在人群中特別引人注意,她一邊舉著火車票,一邊招呼著身后的爺爺、奶奶拿好身份證,儼然是個愛操心的小大人。
她叫李一鳴,家住陜西西安長安區(qū),今年才9歲,一直和爺爺、奶奶在西安生活,爸媽常年在蘭州工作,為了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個團圓年,小一鳴負責帶著兩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乘坐T265次列車前往蘭州。
小一鳴很懂事,也很機靈,自己有個小手機,爸媽把網(wǎng)購好的車票訂單號發(fā)給她,由她負責給爺爺、奶奶取票,領(lǐng)著爺爺、奶奶找進站口和候車室,一路跑前跑后忙個不停。坐在“絲路緣”親情候車廳里,小一鳴不停詢問從哪里上站臺、幾點可以上車,即將和父母團聚的激動心情溢于言表。
在中國傳統(tǒng)習俗里,春節(jié)是游子探親歸家之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變遷,不少家庭逐漸變?yōu)椤胺刺接H”一族,老人帶著孫子、孫女到孩子所在的城市一家團圓。像李一鳴這樣的“小候鳥”群體不在少數(shù),西安火車站內(nèi)專門開辟了“絲路緣”親情候車廳,服務(wù)“小候鳥”出行。
車站為老人和孩子提供了從廣場進站到候車、登乘的“一條龍”式服務(wù),親情廳內(nèi)有兒童游樂區(qū)域、圖書閱覽區(qū)域,車站職工還向親情廳捐贈兒童玩具和圖書,每天消毒殺菌,為反探親的“小候鳥”鋪就溫暖回家路。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