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精品视频一区_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_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_一级大黄片免费视频在线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關中在線 >> 正文
訪引漢濟渭秦嶺七號洞項目部總工陳進明
2016-03-14 15:09:48 來源:新西部網

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路上沒有終點

——訪引漢濟渭秦嶺七號洞項目部總工陳進明

文/郝順江

陳進明(右)和項目經理高曉雷正在查閱圖紙

初次見到陳進明,是在引漢濟渭秦嶺七號隧洞洞口。他正帶著工程部部長曾佑鈞向項目經理高曉雷匯報施工通風情況。在此之前,我們已經通過微信、電話、QQ交流過多次。我曾經看到過一份陳進明的簡歷,上面有他的個人照片,那是一張年輕的臉,濃密的頭發(fā),炯炯有神的雙眼,厚厚的嘴唇……

站在我面前的引漢濟渭秦嶺七號洞項目總工陳進明,已沒有照片上的那般稚嫩,干練的短發(fā),講話卻慢條斯理,架在鼻梁上的金絲邊眼鏡透著一股儒雅的氣質。

陳進明(右)向工程部長曾佑鈞講解帷幕注漿注意事項

初到工地

困難險阻毫無懼色

“進明可是我們項目部乃至二公司的大寶貝啊。”說起陳進明,中鐵十七局引漢濟渭秦嶺七號洞項目部經理高曉雷一臉的笑意,“我們公司通過國家授權的專利發(fā)明有59項,進明一個人就占了20個,其中9個都是在咱們引漢濟渭項目上完成的,而且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p>

2013年10月1日,按照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的安排,32歲的四川巴中人陳進明背著行囊來到了位于秦嶺深處的引漢濟渭嶺北七號洞項目部。陳進明雖然年紀不大,但這已是他參與的第六個重點工程項目,也是他第三次擔任所在項目的總工程師。自2003年大學畢業(yè)后,陳進明就陸續(xù)在陽平高速、武廣客專、銅黃高速等工程項目經受磨煉,并迅速成長為年輕技術才俊。13年來,他的足跡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

“來這之前,對引漢濟渭項目還沒有直觀的認知,只知道是個大型水利工程。通過深入其中參與項目建設,越來越覺得自己任重道遠?!标愡M明不無感慨的表示:“作為陜西有史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引漢濟渭項目直接緩解了關中人民及其子孫后代的飲水問題,是利在千秋的豐功偉業(yè)?!?/p>

雖然來到了一個新的項目部,但陳進明還是很快的進入了狀態(tài)。通過查閱圖紙,現場勘查,陳進明總結出七號洞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將面臨的諸多難題:隧洞有多達五個的大型斷層;突發(fā)涌水對項目的影響;隧洞內長距離的通風問題……

困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陳進明暗暗下定決心。他把自己關在房子里,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其余都是坐在辦公桌前對著電腦,一邊想、一邊算、一邊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施工上的難題。接下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陳進明都在研究制定應對方案。可方案還沒有完全做好,意外卻發(fā)生了,他突然發(fā)現自己站不起來了,到醫(yī)院檢查后才知道,是由于久坐造成了臀部肌肉拉傷。醫(yī)生建議他不要久坐,要以多走路來促進恢復。但項目方案沒有完成,他硬是咬牙拼了。時常當別人已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他還在伏案忙碌著。最終,陳進明還是坐在特制的軟凳子上堅持完成了方案。

在引漢濟渭項目的第一年春節(jié),為了確保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已經幾年沒有回家的陳進明主動要求留守。他一頭扎進工地,熟悉人,熟悉工程,理順管理,推動施工。正月初五突降暴雪,項目部聯通外界的108國道全部封閉,車輛無法下山。食堂存儲的肉、菜吃完了,他們只能吃面條。后來食用油也沒有了,他和大伙就吃饅頭喝白開水解決溫飽,一直堅持到十多天后108國道解禁。

陳進明(左二)向項目經理高曉雷匯報施工通風情況

攻克難關

長隧通風破世界紀錄

走進陳進明在項目部的辦公室,一面柜子擺滿了這些年來凝聚了他心血所獲得的專利證書。

在陳進明看來,如此多的專利發(fā)明中,“長隧洞洞內通風系統(tǒng)”和“高壓空氣游離水分離器”的設計完成更能讓他萌生一種自豪感?!耙驗槌霭l(fā)點都是為了改善洞內環(huán)境,進而保護作業(yè)工人的身體健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路?!标愡M明說,在大部分人的思維中,隧洞施工是環(huán)境惡劣、職業(yè)病頻發(fā)的作業(yè),以致大家聞“隧”色變,但如果能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改變大家對隧道施工的認知,對今后的隧道建設將會具有積極的意義。

據科技查新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鉆爆法施工的隧洞最大獨頭通風距離是5501米。七號洞現有獨頭通風已達5370米,距打破紀錄僅差131米,后期還有2060米的施工任務,最終獨頭通風長度將達到7430米,超過世界任何鉆爆法施工的隧洞通風距離?!暗綍r候,我們將創(chuàng)下新的世界紀錄。”陳進明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對于七號洞內長達7430米的通風設計,陳進明參考了很多相關的施工案例,也曾試圖借鑒別人的做法。但他通過研究論證發(fā)現,只是一味的靠過往的經驗方法,通風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成本投入實在太大。

如何合理解決,不陷于兩難,陳進明進行了深入思考。以前都是靠增加投入來解決通風這個施工難題。七號洞項目的施工工期接近四年,總計一千多天,如果在這個期間,每天多耗幾度電,估算總成本的話,投入都將是巨大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又經過幾個晝夜的冥思苦想和實際測算,陳進明終于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案。常規(guī)的施工方案都是在洞口布置一臺或多臺大功率風機,通過風帶向作業(yè)面輸送新鮮空氣,在距離較長供風難以滿足時,再采用較小功率的風機接力。這一方法對電能消耗極大,成本較高。他在項目實施中,采用了另外的一種通風方法,在洞口設置一臺小功率風機,洞內設置幾處蓄風房,里面設置功率稍大的風機,在蓄風房之間布設直徑不一的風帶,以滿足隧洞長達7430米的獨頭通風。他創(chuàng)新的通風方式,具有兩個優(yōu)點,其一,通過不同段落風帶直徑的變化,降低了風帶阻力,進而降低了風機功率;其二,小功率風機布設洞外,大功率風機布設洞內,洞外風機只供應風量,洞內風機負責供應風壓,每個風機作用不同,風量、風壓參數得到了平衡,再次降低了風機功率。如此一來,整個通風的運營成本就降下來了。經過大致測算,在整個施工期里,僅僅通風節(jié)約電費一項就可達800萬元左右。

“高壓空氣游離水分離器”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靈感源自于在施工現場偶然看到的一幕。有一次陳進明發(fā)現,工人在施工的時候,整個作業(yè)面見不到人,仿佛就是北方冬天的霧霾天一樣,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影子。針對這一現象,陳進明在現場蹲守了兩天總結出端倪。原來,高壓風在管道中冷卻之后,形成了冷凝水,最后引起了作業(yè)面的空氣污染,對施工人員的身體造成了很大危害。于是陳進明便現場加工了游離水分離器去實驗觀察,通過重力作用和內部回旋自動把水與高壓空氣分開,從而極大改善了作業(yè)面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健康。

反坡隧道自動抽排水裝置及多級抽排水系統(tǒng)、弓背式仰拱棧橋、抽排水管道淤泥過濾器……僅僅兩年多時間,這一個又一個的專利發(fā)明,在常人看來,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但陳進明認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路上永遠沒有終點。據了解,“挖掘機在喪失動力之后的拖行裝置”這一新的專利發(fā)明目前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等待獲批。此外,陳進明還計劃把中鐵十七局在引漢濟渭所參與的幾個項目,綜合起來寫成一本書,內容為“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鉆爆試驗段施工關鍵技術”,用于指導今后的長隧洞大隧洞施工。

陳進明(右)向作業(yè)工人現場傳授光面爆破施工方法

言傳身教

創(chuàng)新路上帶“高徒”

項目總工是項目部的“總參謀長”。作為項目施工技術工作的負責人,陳進明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大。為了盡快攻克施工技術難關,把秦嶺隧洞施工工藝、工法及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寶貴資料留下來,他帶領項目部年輕的技術人員以及作業(yè)隊各班組施工骨干,第一時間深入施工現場對各種數據進行反復勘探和計算,認真思索策劃每一個科研創(chuàng)新課題,精心收集施工過程中的每一份原始資料,帶領他的技術攻堅團隊,制定了多套超前思維的長隧洞施工方法。

“我這些年來的成長歷程,離不開我的師傅陳進明。陳總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的領路人。”秦嶺七號洞項目部的工程部部長曾佑鈞是個大學畢業(yè)只有5年的小伙子,20多歲的年紀,已經在項目上獨擋一面。他始終認為,正是陳進明無私忘我的“傳、幫、帶”才造就了今天的小有所成。

通過“傳、幫、帶”培養(yǎng)一批新鮮血液,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項目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來,是陳進明始終致力完成的一項工作。他時常告誡項目部的年輕技術人員,“只有我們做了別人沒做的事,我們才更有市場,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

陳進明非常重視對新技術員人員的培養(yǎng)。他總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學技術業(yè)務傳授給他們,在工作上一絲不茍的嚴格要求他們,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他們。正是這種對待技術難題百折不撓、精益求精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了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帶出了一批在各大型項目擔任技術負責人的“高徒”。

和曾佑鈞一樣,經陳進明培養(yǎng)的技術人員大多數已經是各個項目上的技術骨干,有的已經擔任了項目副經理,有的和他一樣擔任了項目總工,但大家依然很尊重和敬佩他。

面對贊譽,陳進明淡然處之,他說:“作為年輕人,千萬不可浮躁,浮躁是非常磨滅創(chuàng)造力的。要耐得住寂寞,首先要打好基本功,不管從理論和實踐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有了基本功才有創(chuàng)造的可能性。所以要加強學習,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第二是要敢想,要多思考,把想法落實到實踐中去,不要因為失敗而氣餒,我相信只要堅持就會成功?!?/p>

陳進明會經常給他所帶領的技術人員安排任務,布置課題,讓大家通過努力去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對于采納的點子,則予以獎勵表彰,鼓勵大家多采用沒有使用的新方法、新工藝,并對平常所做的創(chuàng)新進行總結?!澳壳绊椖坎康臈l件和氛圍很好,不止是技術人員,包括施工人員,都有創(chuàng)新、改變的思想和行動。”陳進明欣慰的說。

陳進明(左一)向科技攻關小組成員講解發(fā)電機長距離供電技術

完美綻放

進軍引漢濟渭夢想

“我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我母親了,平時工作忙,回不了家,母親在四川老家全靠我哥照顧”。說到家庭,與方才談起工程時的滔滔不絕、神采飛揚相比,陳進明的眼光頓時黯淡下來,神情也不免有些落寞。“我是2005年成的家,愛人在云南工作,2007年把家安在了云南,到現在將近十年了,在家里呆的總天數還不到50天。到引漢濟渭已經快三年了,我只回了一次家。這幾年,愛人只能利用孩子寒暑假的時間來工地上看我?!标愡M明苦笑了一下說,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野外作業(yè),常年不著家,家里人肯定會有意見,也有很多的不理解。我只能通過不斷的交流、做工作來勸慰他們。好在他們還是理解了我的難處。因為做這行,注定了要在野外生存,我不做這行照樣還會有人去做,只要做了就要全力付出。

好在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秦嶺7號洞項目在項目經理高曉雷的大力支持下,總工陳進明積極進行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發(fā),不斷進行科技攻關,并引導作業(yè)工人認識、執(zhí)行這些新技術。在成本管控中,目前已創(chuàng)造出上千萬元的經濟效益,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針對不同階段、不同施工條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快了施工進度,推動了隧洞施工的科技化。

值得一提的是,由高曉雷組織、陳進明策劃的“隧洞坍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開創(chuàng)了引漢濟渭工程第一次4機位實時直播遠程觀摩的先例,切實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fā)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水平,得到了觀摩專家的一致好評,為引漢濟渭秦嶺七號洞項目獲得2014年度水利部文明工地增加了重要砝碼,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現在秦嶺七號洞已經依托引漢濟渭項目獲得了9項國家專利,這些專利基本上都已經應用于隧洞的施工實踐中,也不同程度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項目經理高曉雷表示,“引漢濟渭公司對科技開發(fā)工作非常支持,通過成立專家組,召開研討會,對我們整個工程實施進行了科學有效的指導。感謝引漢濟渭給我們這個平臺,讓我們中鐵十七局諸如陳進明這樣的技術人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并應用到工程實踐當中。讓我們在科學技術的引領下,創(chuàng)造一個平安的工地,有科技含量的工地?!?/p>

總工是一個項目的靈魂。陳進明從業(yè)13年,參加了多個國家級、省級重大項目的建設任務,在引漢濟渭工程建設中表現尤為突出。陳進明說,像引漢濟渭這樣難度巨大但造福一方的工程是促使他進步的源泉,也激起了整個項目部不斷攻堅克難的動力。當筆者問以后再接工程時,是否還希望接這種難度大的工程?“當然!人總要往前看,有挑戰(zhàn)的工程,干的時候有動力,干完了有成就感。”說到這里,陳進明又恢復了起初的昂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大學畢業(yè)開始自己修路架橋穿隧的人生旅程,到現在奮戰(zhàn)在秦嶺深處的引漢濟渭建設一線。他在土木工程中摸爬滾打,在橋梁項目中百煉成鋼,在隧洞施工里完美綻放。當榮耀的光環(huán)照向他時,他依然沉著堅守在項目技術崗位上。這就是陳進明,一個把人生理想刻進工程建設,用實際行動向建設引漢濟渭的夢想不斷進軍,實現著屬于自己的騰飛和突破的工程創(chuàng)新技術領軍人。

擺滿柜子的專利證書既是榮譽,也是動力

(責任編輯 王順利)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