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特別是在慶祝建黨95周年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來自于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以及多年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就的繼承和發(fā)展。陜西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擁有許多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是新中國的文化重鎮(zhèn),在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負有重要使命。
一是要保護好陜西長期作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化、制度等代表中華文明精華、在全國無與倫比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使歷史文化自信始終具有堅實根基。
二是要守護好以革命圣地延安為標志的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組織建設、武裝斗爭、經濟發(fā)展、文藝創(chuàng)作、統一戰(zhàn)線等領域成果的紅色文化遺存,使革命文化自信始終有家園依托。
三是要發(fā)展好以“長安畫派”“文學陜軍”“西部影視”以及獨具特色民間文化為代表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陜西作為我國文化重鎮(zhèn)的重要地位不斷提升。
四是要發(fā)掘好以秦嶺、橋山和黃河、渭水、漢江為自然標識的生態(tài)文化資源,保護好青山綠水,逐步償還千年歷史舊賬,使陜西成為生態(tài)與文化相得益彰的典范。
五是要發(fā)揮好我省科教人才眾多的優(yōu)勢,深入詮釋和挖掘上述四方面資源的內涵,突出中國特色,講好陜西故事,以強有力的理論成果和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支撐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蘊含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思想成果,引領著中華民族最恒久的綿延發(fā)展。陜西,應該為增強文化自信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