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網(wǎng)訊(張晉通訊員王書塵)近日,在陜西省城固縣檢察院開展的律師回訪中,該院公訴科干警對一起故意傷害案件的辯護律師判決后的意見表示肯定和感謝,今年以來,為廣泛拓展抗訴案件線索來源,城固縣檢察院開展檢律合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公訴機關(guān)與辯護方作為訴訟的雙方,扮演著相互對抗的角色,長期以來,由于受觀念束縛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在刑事審判中,檢察機關(guān)與律師水火不能相容。但是律師具備專業(yè)的法律知識,同時,作為案件的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在履行職責的時候能夠接觸并獲知更多的信息,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公正之處,因此能站在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立場準確的發(fā)現(xiàn)“抗點”。為充分發(fā)揮辯護人特長,該院要求公訴部門在收到法院判決后,對被告人聘請辯護人或者被害人聘請辯護人的,均應(yīng)當制作律師判后意見登記表,將律師意見作為抗訴線索的重要來源,防止冤假錯案的發(fā)生。 “公訴人和律師雖然在法庭上針鋒相對,但是都是為了維護法律公平正義,保障當事人合法權(quán)益這一共同的目標,因此決定了雙方可以求同存異,檢察機關(guān)要放下身段,擺在位置,才能獲取律師的支持”城固縣檢察院公訴科科長王景華說。
今年以來,該院已征集到20條抗訴線索,較往年多出2倍多,這其中許多都來源于律師意見。
(實習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