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尊,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不管是有文化的人還是文盲,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xiàn)代人,不管是當(dāng)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尊重。在人際交往中,如果我們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對方就會于你產(chǎn)生對立情緒,如果我們提升了對方的自尊,對方也會來“報答”我們對他的尊重,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這是我們應(yīng)該把握的最后底線。
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很好的尊重別人,那么他也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周圍有很多人正在遭受各種人生磨難和不如意;我們周圍有很多平庸的人,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我們并不能困此而瞧不起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應(yīng)該輕視、忽略任何人的感受。很多時候,就算我們心中不喜歡對方,也沒有必要也不應(yīng)該去傷害他們,而是應(yīng)該給予應(yīng)有的尊重。人有地位高低之分,但無人格貴賤之別,只有高度的差別,只有道德品質(zhì)高下之別。沒有人能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審視來訪人,更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來訪人,即使來訪人在某些方面做的很不好,也能用傲慢和不敬去傷害他們的自尊。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不希望別人傷害自己的自尊心,我們要善于尊重上訪人的自尊心。
因此,在接待上訪人的工作中,一定要堅持這樣一個底線:維護上訪人的自尊,不要傷害到上訪人的自尊,否則,不僅影響了檢察機關(guān)的形象,更難以建立良好的接訪氛圍,也談不上化解疏導(dǎo)影響穩(wěn)定的信訪案件。(劉振凱)
(編輯 師皎)